新加坡公民身份的优缺点

Leo Kwek 郭耀阳

Leo Kwek 郭耀阳

2022-08-18

新加坡公民身份的优缺点

成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或者申请加入新加坡国籍,是许多想要“润出国”或者已经“润”新加坡的人的梦想,尤其是生气蓬勃的年轻人。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发达,生活质量很高,是亚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就业机会众多,社会福利保障健全,医疗教育都是顶尖水平,对移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世界各大排名和报告中,新加坡的美誉度都高居榜首。这些因素吸引了许多人前往新加坡,并寻求长期居留甚至入籍新加坡的可能性。与其他国家一样,入籍新加坡也有其利弊得失。

我们先来看看优点。新加坡公民身份消除了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旅行限制,持有新加坡护照可免签证或落地签证进入 192 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新加坡公民身份可为你提供教育、医疗保健、养老、购房、纳税和就业等方方面面的补贴。

当然,入籍新加坡的缺点并非不存在。新加坡不允许公民持有双重国籍,因此如果接受新加坡国籍,就必须放弃其他国籍。这个指南将详细列出新加坡公民身份的优缺点,以便你权衡利弊。

1. 新加坡公民身份有什么优势?

1.1 持新加坡护照可以畅游全世界

持有新加坡护照的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几乎没有限制,享受宽松的签证要求。尤其是当前往美国旅行时,这一点尤其明显。根据 2022 年亨利签证限制指数——根据其公民享有旅行自由(免签进入)的国家数量进行的全球排名——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二,证明其公民享有极高的旅行自由度。

1.2 公民和永久居民(PR)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与雇用外国人相比,大多数公司更愿意雇用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PR)。雇主主要是考虑到雇用公民和永久居民(PR)涉及到的文书工作、手续和费用相对较少。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PR)或者新加坡公民,你就可以随便辞职和跳槽,不受任何工作准证的限制。

1.3 政府帮助公民减小租房和购房压力

新加坡以 90.9% 的超高住房自有率居全球首位。新加坡的政府保障住房制度,让其成为全世界解决住房问题最好的国家。新加坡践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政府通过低价、低利率、补贴、组屋等方式帮助国民减少购房压力。

只有 21 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才有资格从建屋发展局(HDB)买房和租房。政府补贴的房子户型包括:2 房(1 卧 + 1 客厅),3 房(2 卧 + 1 客厅),4 房(3 卧 + 1 客厅),5 房(3 卧 + 1 客厅)。新加坡公民也有资格购买享受政府补贴的执行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s)和组屋。

新加坡公民还可以从建屋发展局以优惠利率获取房屋贷款。此外,首次购买公共住房的新加坡公民还可享受住房补助金等住房补贴。政府可提供最高达 4 万元的公积金住房补助金(CPF Housing Grant),用于帮助符合资格标准的家庭购买组屋。

只有符合资格标准的新加坡公民才有资格从建屋局租房。

政府翻新或升级组屋时,新加坡公民只需支付小部分费用,而永久居民(PR)则必须支付其选择的项目的全部升级费用。

新加坡公民可以购买任何类型的私人住宅房产,而永久居民(PR)如果想要购买有地房产(landed property),必须先获得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的批准。

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的条件相对宽松,几乎无任何门槛,而且新加坡的低利率环境对于投资客也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但是,外国人在新加坡购置房产也并非完全不受限制,组屋和有地住宅(圣淘沙升涛湾除外)就是禁止外国人购买的。

下表列出的是各种居民身份享有的权利。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购买享受建屋局补贴的新组屋 不可 不可
购买转售组屋 可(需遵照建屋局资格标准) 不可
从建屋局租赁享有补贴的租房 不可 不可
从个人业主手中租用房间/公寓
购买非有地房产——私人公寓(private apartments/condos)
购买有地房产——洋房(bungalows)、排屋(terrace housing) 可(需经土地管理局许可) 不可
租赁有地和非有地私人住宅
公积金购屋津贴 不可 不可
组屋主要翻新计划补贴及翻新优惠利率 不可 不可
从建屋发展局以优惠利率获得房贷 不可 不可
从银行获得房屋贷款 不可

1.4 公积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公积金(CPF)是公民和永久居民(PR)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储蓄计划。雇主和雇员每月分别向公积金账户供款 17% 和 20%,公积金分为三个账户:普通户头(储蓄可用于购买房屋、支付公积金保险、投资和教育)、特殊户头(养老、应急和投资退休相关金融产品)和保健储蓄户头(储蓄可用于住院费用和经批准的医疗保险)。

雇主的公积金供款是免税的,雇员的供款部分可用于税收减免。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没有资格获得公积金。外国人的供款都被视为自愿供款,不能用于减税目的。

1.5 教育制度被评为表现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新加坡的义务教育为 10 年或者 11 年制,小学为 6 年制的强制性的免费教育,中学课程为 4-5 年。根据孩子的程度,从小学就开始分流,经过层层筛选最后进入大学。新加坡公民支付最低的公共教育费用,并有权获得最大的私立和高等教育补贴。新加坡的文凭是国际承认的,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公民的孩子在新加坡上幼儿园、中小学、大学预科或大专的时候,比外国人便宜。

教育储蓄计划(Edusave Scheme

新加坡公民可以享受新加坡政府的教育补贴(Edusave),这项措施旨在为所有新加坡儿童提供最大的受教育机会。

该计划奖励在学术和非学术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涵盖了有新加坡公民身份、在公立学校或政府辅助学校或私立学校、初级学院(JC)、高级中学(CI)、工艺教育学院(ITE)或特殊教育学校全日制学习的学生。这个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教育储蓄金(Edusave Pupils Fund)、补助金(Edusave Grants)和成绩奖学金(Edusave Scholarships & Awards)。

学费/进修费用

通常,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PR)的孩子在新加坡上幼儿园、中小学、大学预科或大专的时候,比外国人便宜。下面的表格简单列出了 2019 年三种居民身份需要花费的学费。(表格中的费用不包括所有学生必须支付的学杂费)。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学费(新元)
公立学校(每月学费)
小学 免费 $180 $440 – 700
中学 $5 $320 $720 – 1,250
大学预备课程(初级学院,高级中学) $6 $400 $980 – 1,600
其他(每年学费)
工艺教育学院(ITE) $406 – 626 $5,023 – 7,833 $13,470 – 20,480
理工院预科班(Polytechnics) $2,800 $5,600 $10,000
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取决于学校和课程
补助/教育计划
Edusave计划 不可 不可

1.6 国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

 新加坡公民享有高水准的医疗保健和庞大的津贴。政府还设置了特殊基金,帮助低收入公民负担医疗费用。对于永久居民(PR)和外国人,医疗的费用略高于新加坡人。外国人也没有资格获得住院补贴。

保健基金(MediFund

保健基金是政府设立的留本基金(endowment fund),仅用于资助无法支付医疗账单的贫苦人群。这个计划是医药储蓄和医疗保险之外的另一道安全网,确保没有新加坡人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得不到治疗。这项服务不提供给永久居民(PR)或持有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工作准证(Work Permit)的人。

基本护理合作计划(Primary Care Partnership Scheme,简称 PCPS

目前,新加坡有 18 家综合诊疗所提供负担得起的基础医疗服务。然而有些公民可能无法前往这些综合诊疗所,PCPS 计划试图将可以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送到他们身边。这项计划主要帮助低收入年长者和残疾者,他们可以到参与 PCPS 计划的私人诊所看病,只须支付相等于政府综合诊疗所的费用。这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因为有更多更近的就诊选择,也无需等候太久。PCPS 仅适用于(满足一定资格标准的)新加坡公民。

医疗费用

与公民相比,永久居民(PR)和外国人在综合诊疗所的医疗费用较高。重组医院(restructured hospitals)对永久居民(PR)的补贴比同收入水平的公民低 10%。例如,一位入住医院 C 类病房且月收入在 $3,351-$3,500 之间的新加坡公民患者,将获得 78% 的住院补贴。而同样入住 C 类病房的一位收入水平相同的永久居民(PR)患者只能获得 68% 的补贴。外国人没有资格获得住院补贴。

下方表格是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国人可获得的补贴对比。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公共医疗保健补贴
公立和重组医院(补贴百分比)
入住病房类型
B1 类 20% 10% 不可
B2 类 65% 55% 不可
C 类 80% 70% 不可
服务类型
日间手术(Day surgery) 65% 55% 不可
专科诊所(SOC) 50% 40% 不可
综合诊所医疗咨询费用大致费用(新元)
成人 $8-9 $12-14 不可
儿童/年长者 $4-5 $12-14 不可
医疗保健计划
保健储蓄(Medisave) 月薪的 6-8% 月薪的 6-8% 不可
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不可
乐龄健保(ElderShield ) 不可
基本护理合作计划(PCPS) 不可 不可
保健基金(Medifund) 不可 不可

1.7 选举权力

只有新加坡公民有权:

  • 在国会选举中投票
  • 参选并成为国会议员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参与选举投票 不可 不可
参选成为国会议员 不可 不可

1.8 广泛的社会支持计划和休假福利

新加坡向公民提供广泛的福利与社会支持。政府为了吸引人民生儿育女也下了一番苦功。除了下文中列出的假期之外,还有议员在国会中争取更多育儿假。孩子出生之后,新加坡政府还提供种类繁多的育儿补贴。

产假(Maternity Leave

如果你的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你有权享受 16 周的带薪产假。头两次分娩前八周产假的薪水将由雇主支付。后八周薪水将由政府补偿(每次分娩上限为 20,000 元,包含公积金)。对于第三次及以后的分娩,全部的 16 周带薪产假将由政府资助(每次分娩上限为 40,000 元,包含公积金)。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不是新加坡公民,带薪产假的天数将取决于你的雇佣合同条款。

延长育儿假(Extended Child Care Leave

为雇主连续工作至少三个月的父母,就有权在孩子(必须是新加坡公民)年满七岁之前每年享受六天的带薪育儿假,无论是第几个孩子。

前三天由雇主支付,后三天由政府支付(每天上限为 500 元,包含公积金)。无论有几个孩子,每个父母一年最多只能申请六天的有薪育儿假。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不是新加坡公民,延长育儿假的天数将取决于你的雇佣合同。

无薪育婴假(Infant Care Leave

为雇主连续工作至少三个月的父母,如果宝宝是两岁以下的新加坡公民,还可以享受多一项假期福利,那就是父母每人可以申请每年六天的无薪育儿假,直到孩子满两岁。这一年六天的无薪育婴假还可以和六天带薪育儿假叠加使用。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不是新加坡公民,则无薪育婴假的天数将取决于你的雇佣合同。

激励生育的措施

婴儿花红计划(Baby Bonus Scheme

为鼓励国人多生育,新加坡政府在 2001 年推出婴儿花红(Baby Bonus),分成两大部分:现金花红(cash gift)和儿童培育户头(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简称 CDA)。如果宝宝是新加坡公民,那么他/她就有资格获得婴儿花红。婴儿花红旨在通过帮助父母减轻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以促进父母生育更多的孩子。

政府为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提供最高 8,000 元的现金花红,为第三个和第四个孩子提供最高 10,000 元的现金花红。

此外,你的孩子还将享受政府的 CDA 津贴。儿童培育户头(CDA)由父母开设的特别储蓄户头。家长只要在孩子年满 6 岁之前存款储蓄,父母每存一元钱,政府就补助一元钱。政府为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缴纳的 CDA 最高限额为 6,000 元,第三个和第四个孩子最高为 12,000 元。

托管津贴(Child Care and Infant Care Subsidy

政府的托管津贴举措旨在使儿童和婴儿托管护理成为父母更实惠的选择。新加坡公民身份的 2 至 18 个月的婴儿在持牌托育机构每月可获得高达 600 元的托婴服务(infant care)津贴。7 岁以下的新加坡公民儿童每月可获得高达 300 元的托儿服务(child care)津贴。

1.9 纳税事大

新加坡是全世界税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以其低税率和优惠税收政策而闻名。有些税收减免优惠只有新加坡公民才能享受。下面列出了 6 种专门针对父母的税收优惠,仅适用于公民,不适用于永久居民(PR)或外国人。

家长税务回扣(Parenthood Tax Rebate,简称 PTR

家长税务回扣是给予已婚新加坡税收居民的一次性退税,从纳税人实际需缴交的税款中扣除。通过向已婚人士提供抚养子女的经济支持,鼓励他们生育更多的新加坡公民子女。PTR 也可用于抵消其应纳税收入。PTR 适用于新加坡税收居民的新加坡子女。从 2009 估税年起,第一个孩子的 PTR 最高可达 5,000 元,第二个孩子最高为 10,000 元,第三个及以后的孩子最高为 20,000 元。

在职母亲子女估税扣税(Working Mother’s Child Relief,简称 WMCR

在职母亲子女估税扣税是给予新加坡职业妈妈的个人税务减免。这种扣税是为了奖励有孩子的新加坡公民家庭,鼓励父母为子女获得新加坡公民身份,并鼓励已婚妇女在生孩子后留在职场工作。有资格获得这项扣税的必须是已婚、单身或丧偶的在职母亲,并且有应纳税收入。此外还有其他资格标准需要满足。

减免额度取决于抚养的孩子人数和该母亲的收入。税收减免率加上最高上限为您应税收入的 100%。第一个孩子的减免额度是母亲收入的 15%,第二个孩子是 20%,第三个孩子及更多的孩子为 25%。

合格/残疾子女估税扣税(QCR/HCR

这项个人税务减免是为了表彰家庭在抚育孩子和照顾残疾儿童方面所做的努力。满足 QCR/HCR 资格标准和适用于儿童的任何附加标准后,合格子女估税扣税可由父母双方协议分享或其中一方独享,每名子女可减免 4,000 元;如果是残障子女,扣税额则是 7,500 元。

祖父母看护者估税扣税(Grandparent Caregiver Relief,简称 GCR

祖父母帮忙照顾 12 岁或以下的孩子的在职母亲可享受 3,000 元的祖父母减免。要满足此项减免的资格标准,孩子必须是新加坡公民,祖父母必须住在新加坡。此外还有其他资格标准。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PR)和外国人的所得税税率相同(如果外国人前一年在新加坡居住了 183 天或以上)。但是,公民和永久居民(PR)的公积金供款,包括雇主供款,都是免税的。此外,员工的供款也可用于税收减免。外国人不享受公积金的税收减免。

下表列出了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PR)和外国人的税收减免对比。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为父母提供税收优惠
家长税务回扣 不可 不可
在职母亲子女估税扣税 不可 不可
合格子女估税扣税
残疾子女估税扣税
祖父母看护者估税扣税 不可 不可
其他
公积金供款的税收减免 不可
公积金现金供款的税收减免 不可

2. 入籍新加坡的缺点是什么?

2.1 国民服役

男性新加坡公民有义务参加国民服役(National Service)。除非获得特别批准,凡年满 16.5 岁的男性新加坡公均须登记入伍,并于年满 18 岁后服役 2 年。

服役期满后,退役军人会被编入战备军,之后每年必须回营受训 40 天,直至年满 50 岁(军官)或 40 岁(非军官)为止。因此,如果你入籍成为新加坡公民,你的儿子将必须服两年兵役。这项措施也适用于第二代永久居民(PR)。

  公民 永久居民(PR 外国人
国民服役 强制性 第二代 PR 男性 不需要

2.2 不允许双重国籍

新加坡不承认双重国籍。如果你决定成为新加坡公民,你将不得不放弃你本国的公民身份并放弃本国护照。

2.3 公积金提款限制

如果你想一次性提取所有公积金储蓄,唯一的选择是放弃你的公民身份。这项规则也适用于永久居民(PR)。

总结

行文至此,你对不同的居民身份享受的权利及覆盖的范围是否有所了解了呢?总体说来,新加坡国籍的益处远大于其弊端。你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新加坡移民政策,包括新加坡移民入籍条件是什么,如何办理新加坡国籍,如何获得永久居留权(PR)或临时居留许可,如何通过买房安家新加坡等信息,真正踏上“润出国”的旅程。

 

更多详情,请联系咨询:

电话: +65 9762 1726
微信: anjiasg_1
QQ: 3080573126
Telegram: sgleokwek
Whatsapp: 点击这里

Leo Kwek 郭耀阳

郭耀阳是新华乐(前称安家狮城)的创始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从事房地产多年,专注于私宅销售和商业地产,为无数的新移民和海外买家提供了专业的置业安家以及投资规划。

身为本地人的他更加了解新加坡,对您的需求更熟悉,能够帮助您少走弯路,避免踩坑。

除了房产以外,还能协助您办理银行贷款、开户、公司注册、移民政策、汇款以及适应新环境的各类咨询服务。我们致力于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新移民和海外人士落户新加坡助力。

    联系表格

    +65 9762 1726
    [email protected]

    新华乐咨询服务公司 (SHL CONSULTING PTE. LTD.)

    1 Kaki Bukit Road 1, #02-48 Enterprise One,
    新加坡邮区 415934

    公司注册号码:202316378R

    房地产代理理事会执照注册号:R0617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