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是富豪名流们最喜欢扎堆买房的地方。明星艺人如成龙、巩俐、李连杰、周华健、孙燕姿、赵薇、林俊杰热衷于新加坡买房的事情常见于报端。此外还有优秀的企业家和科技新贵青睐新加坡楼市,比如海底捞的张勇夫妇、戴森老板詹姆士·戴森和 Facebook 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以及金融界大鳄罗杰斯。
这个阳光丰沛的热带海岛正在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亿万富翁和名人涌入。优美的环境、清明的政府、优惠宽松的税制、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奢华的物质生活享受,无怪乎新加坡已经成为有钱人的新游乐场。
这些富豪和名人在新加坡买房——无论是超显身价的优质洋房(GCB),还是中央商务区的顶层公寓——对于我们看客来说,不仅是围观一场金钱的盛宴,更是非常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买房指向标。
目录
明星们在新加坡买了哪些房?
接下来我们就从国际名流和亿万富翁的购房清单里看看门道和热闹。
功夫巨星成龙钟爱小坡岛——养老就选新加坡
首先我们来八一八成龙新加坡买房的那些事。据说成龙大哥在全世界置产超过了十处,他在1998 年成为新加坡 PR 之后,在新加坡至少进行过六个房地产交易。
尼路一号——钟爱老建筑
2007 年,成龙以 1100 万新币的价格购买了尼路一号(One Neil Road)一幢百年历史建筑 Jinriksha Station。这幢新兴巴洛克风格设计的 3 层建筑建于 1903 年,前身为人力车局。成龙大哥向来对老建筑情有独钟,当时这栋百年老楼的底层是中文酒廊歌厅“轻松50”的营业地点。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轻松50”老板管伟强——成龙的很多房产交易都是由他介绍或帮助完成交易的。当时的管伟强除了是歌厅老板之外,更是房地产经纪人,与成龙私交甚笃,常常帮他牵针引线。所以说:买房一定需要一个靠谱的代理人。
更早些年,成龙曾于 1996 年以 880 万新币的价格买下了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路一幢 50 年代的娱乐大厦,也是一贯出手豪阔。成龙买房通常不会频繁易手,这座丹戎巴葛的老建筑他也持守了 15 年之后才卖出,净赚 370 万。
Centennia Suites——明星的养老房
2010 年3 月,成龙一口气买下第九邮区 Centennia Suites 同一层楼的 3 个公寓单位,总值超过 1,000 万新币。管伟强和周华健则各买下一间四卧房及三卧房单位。
这个公寓位于金声路(Kim Seng Road)100号、世界城(Great World City)斜对面,在索美塞和中峇鲁地铁站间,靠近克拉码头,地段超好;临近新加坡河畔,风水绝佳。管伟强称:“这是挑选好地方准备将来养老”。
这个楼盘属于永久地契项目,开盘平均尺价介于 2,000 至 2,100 新币。这样算来,三卧室及四卧室单位分别至少需要 350 万及 450 万新币。一口气买下三间,足见成龙对这里的喜爱。明星们的养老准备也真是大张旗鼓、煞费苦心。
双峰公寓(OUE Twin Peaks)——明星买房爱扎堆
2011 年,成龙和周华健、管伟强总共花费了 600 多万新币买下里峇峇利、利安尼山(Leonie Hill Rd)Twin Peaks 公寓的四个单位。成龙买了两套,而周华健则只选择了一套。这栋楼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楼”,不仅名流扎堆,更是出自建筑名家之手、声誉卓绝。“世界级园林设计大师”Bill Bensley的 BDSBDS 设计事务所 负责设计景观,设计水平比肩世界上主流的豪华酒店。2017年更是位列豪宅市场畅销No.1。
Twin Peaks 的前身是景福苑(Grangeford)公寓。1996年,成龙以 130 万新币买下面积约 1,755平方英尺(163平方米)的景福苑一间三卧房单位。2007年经过集体出售(En bloc)调高卖价,卖给华联企业(OUE)兴建新公寓。据说这次交易赚了 232 万新币。
成龙在 Twin Peaks 买下的两个单位都是 10楼以下,属于一卧房式“袖珍型”单位。它们的成交价在 150 万新币上下,每平方英尺约2,700新币。截至如今 2023 年,这个项目的成交价约每平英尺 2,500-3,500 新币。
卓锦豪庭(The Orchard Residences)——世界之巅峰的顶流生活
据说成龙最近一次在新加坡购置房产就是位于乌节路的豪华公寓——The Orchard Residences。这个公寓所在的摩天大楼高 218 米,共 56 层。私人住宅就位于黄金地段购物中心 Ion Orchard 上方,尽享世界之巅的繁华生活。这里也是富豪明星们最爱扎堆的地方,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也住这里。
尽管成龙买下这里花费几何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年来的交易记录看看这个楼盘的价格走势。2022 年 11 月 由 SRI 拍卖的一间 The Orchard Residences 三居室加书房单位的指导价为 780 万新币,相当于每平方英尺 3,588 新币。登记在市区重建局的私宅买卖禁令(caveat)资料显示,这套位于 44 楼带私人电梯的豪华公寓最初是业主于 2011 年 9 月以 930 万新币(每平方英尺 4,277 新币)的价格从开发商手中购得。而 2011 年正是新加坡房价飙升至历史高位,政府出台降温措施、强硬稳楼市的时候。由此可见,即便是新加坡高高在上、备受追捧的高端豪宅市场也难以稳赚不赔,踩准节奏入场才是王道。
李连杰为爱女豪掷上亿——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第二位要八一八的也是一位顶流功夫巨星李连杰。2009 年李连杰入新加坡国籍时还上过热搜引起了网民热议。当年李连杰为了让两个女儿同时接受中西方教育,与爱妻利智加入新加坡籍并在新加坡市区购买了两处房产。
第一处是 2008 年购入的乌节路高级住宅区阿摩园(Ardmord Park)。公寓面积 300 平方米,价值约 706 万新币。这个楼盘也是群星闪耀、神盘一样的存在。Facebook创始人萨维林、女明星赵薇、阿里创始人之一孙彤宇都在这里买了豪华顶层单位。
第二处是武吉知马一带的明才坡(Binjai Rise)。李连杰于 2009 年斥资 1,980 万新币(差不多 1 亿人民币)拿下一处优质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这座三层平房占地 2,111 平方米,建筑售价相当于人民币 23 万每平米。这处房子建在一个斜坡上,有一条长长的车道通向他的屋前草坪。房子大厅的中心是一个巨型楼梯,内部装修既华丽又奢华,是李连杰钟爱的欧式豪华风。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李连杰价值 3 亿人民币的上海别墅正在出售。这处房子因常年无人居住彻底荒废沦为菜园。据说这栋别墅在 2004 年动工,历时 6 年耗资 1.87 亿才建成。李连杰一家却连住也没住过,就拖家带口去了新加坡。为什么?之前我们提过——为了孩子的教育。
新加坡拥有非常好的双语教育环境,以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学生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以素质教育为本质,把传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孩子们在保留中华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与国际接轨。
就连被誉为“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罗杰斯也举家定居移民新加坡,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新加坡生活并且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的两个女儿曾以一首中文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登上微博热搜,流利的中文惊艳了一众网友。罗杰斯曾称:“让女儿们学中文是最好的投资!”为了让女儿顺利入读名校南洋小学,他和妻子还千方百计争取到担任学校家长义工的机会,做了数百小时的义工,由此可见他在女儿教育上的远见卓识和用心良苦。
新加坡不仅有着数一数二的基础教育,更是 QS 世界大学排名的霸榜选手。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排名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名列前茅,显示出新加坡教育的非凡实力。新加坡政府出于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目的,斥巨资为六所公立大学提供最先进的教学设施及优美的教学环境,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并且提供了超级吸引留学生的移民政策。新加坡还有 30 多所国际学校,采用剑桥教育体系,成绩受世界认可。不差钱的父母也看中了新加坡这块黄金跳板,为孩子直达欧美名校铺平了道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各个明星富豪们更是在这条路上贯彻到底,子女的教育关系着家业传承和阶层维系,是整个上流社会最在意的事情。新加坡无论从地理、文化还是社会氛围来说都是非常最适合留学、培养未来家族继承人的地方。
赵薇夫妇的新加坡避险资产——抽身而退的艺术?
赵薇与黄有龙夫妻二人在新加坡阿摩园(Ardmore Park)的一套房产价值 2,800 万新币(购入时相当约 1.3 亿人民币)。这套位于 29 楼的永久业权顶层公寓处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乌节路,与香格里拉相望,属于新加坡的黄金地段之一,楼盘的单位售价通常在 880 万新币至 1,850 万新币之间。
赵薇和她的丈夫都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他们的女儿小四月于 2010 年出生于新加坡。网友猜测这很可能是为女儿小四月准备的房产。
如今赵薇在中国遭全网封杀,原因成谜。我们很难忍住不去吃瓜,赵薇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18 年,赵薇的龙薇传媒试图以空壳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涉及违规,证监会对赵薇黄有龙夫妇分别罚款 70 万元。据说赵薇空手套白狼,疯狂割韭菜赚了几十亿,最后罚 70 万了事,的确引起股民公愤。除了“不能说的秘密”(比如政治立场有问题)之外,我们猜测直接导火索就是这次违规操作证券市场。
提到政治,新加坡可谓是世界上最积极、强势、廉明、法治的国家之一。同时,友好的政治和经商环境也是吸引许多富人携带大量转移资金来此地避险的原因。作为亚洲的避风港,新加坡拥有稳定的金融环境和高利率定期存款,再加上新加坡保守严密的监管环境,吸引了大量资金转移到这里作为安全资产。
来到新加坡的明星富豪们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利好就是拥有新加坡国籍的公民可以以新加坡的低税率(公司所得税 0-17%;资本利得税豁免)进行完税,且海外收入无需申报纳税,可以避免海外资产信息被泄露;新加坡亦无遗产税,低廉宽松的税制极利于个人财富的保值和传承。
明星们在新加坡的买房策略
为什么明星富豪们都对新加坡青眼有加?
资产配置当然是首要的原因。明星们绝不可能只在一个城市拥有一套房产,他们哪一个不是满世界买房,甚至不停换手呢?这些上亿的房子大多数不是用来长期居住的(当然,有些明星小区是实实在在的长居地,以后我们可以开一期来八一八)。买这些超贵豪宅其实是一种投资手段。明星拥有那么多的钱,当然要考虑这些钱用来干什么。没有人会把这些钱全捏在手上存银行。当你有一千万的时候,你的烦恼会少得多。如果你有几十亿,你要怎么办?
众多的投资方式里,买房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而且明星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将资金分散买很多普通的房子,那样打理起来也非常累。通常他们会选择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超奢豪宅,买上一套等着升值,超省心,有没有?
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低泡沫国家,安全、稳定和省心就是它的代名词。在新加坡买房让明星富豪们感觉很安全。政府稳定、汇率稳定,加上长期不断流入的高端人才、土地资源的限制,新加坡的房子在可预期的范围内都拥有着极大的升值空间。
我们看到明星们买的房有时候升值幅度并不高,为什么我还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手段?
答案在于贷款和抵押,也就是说,买房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明星们绝对不会全款买房,这样的玩法太过保守谨慎了。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先将房子买下来,然后再抵押给银行。这样真正被锁住的可能也没几个钱。这些房子在抵押时的评估价不会太低,房子作为抵押品也在不断增值。以看热闹的外行眼光来看,没人住也很难有人买的房子为何还有存在的必要?愚蠢的有钱人那么多?底层逻辑就是这只是一种理财的方式。
看到这里,各位看客可能有一个大大的疑惑——这些神通广大、消息灵通、实力雄厚的明星富豪们买房也会看走眼,落到最后割肉离场吗?
当然,有盈就有亏。换成是你,房子卖掉会亏损,那你会不会想:不如不卖?事实上,一味持守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投资策略。一个好的策略是跟着行业的周期谋定而后动。在上升周期,庞大的资产数量是很容易带来丰厚的收益的,快速买入核心资产就可以坐等收钱。而在行业下行之时,只需要抛出手上的房子就可以平稳过度。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生钱。
戴森老板曾以 7380 万新币购买了国浩大厦 62 – 64 层的三层公寓,最终以 6200 万新币卖出,持有 16 个月跌价 1180 万新币(约 6000 万人民币)。虽然卖掉了公寓,但是这位科技豪富依然保留了正对新加坡植物园(Botanic Gardens)的一栋极其罕有的奢华洋房。至于为什么要将公寓亏本脱手?这个谜题就留给大家去一探究竟了。
新加坡楼市即将出现的投资机会以及对潜在投资者的启示
降温政策一番大动作,房价出现微跌
根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在七月初发布的预估数据,“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生效后,新加坡房价显现3年来首跌。第二季度私人住宅价格环比下滑 0.4 %(第一季度为上涨 3.3%)。这是新加坡房价自 2020 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这样一番房价小跌虽然也可归功于“大动干戈”的最严调控政策,但是,新加坡楼市的交易量比前三个月增加了约 16%。这是因为市场上新房入市,缓解了供应紧张的状况。摩根士丹利预计:放缓只是暂时的,今年下半年新加坡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疯牛一样的新加坡楼市还会继续疯涨吗?
业内人士将明年新加坡私人住宅市场的价格增长预测从6%-9%修改为了0%-3%。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一句:稀缺的东西哪怕价格涨再高,它还是稀缺的。顶端豪宅几乎不受普通楼市涨跌的影响,唯一看重的就是它标记的身份地位和传世价值。
新加坡楼市会不会翻车?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为抑制房价上涨,新加坡政府今年四月将对外国买家征收的印花税翻了一番,达到 60%。在四月的调控之前,新加坡政府已经在 2021 年 12 月和 2022 年 9 月两度出台降温政策。就这样才稍微削弱了购房者的热情,我永远相信新加坡政府的掌控力。
更多详情,请联系咨询:
微信: anjiasg_1
QQ: 3080573126
Telegram: sgleokwek
Whatsapp: 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