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现在电子支付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新加坡生活,还是有很多时间需要使用到现金。无论是刚来到新加坡生活还是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新币上的人到底是谁。今天,就跟着我们走进生活小知识科普,来掰扯掰扯新币上的人物及其故事吧!
让我们先来揭晓答案:因在新币上的人是在 1965 年至 1970 年期间担任新加坡总统的著名政治家尤索夫·宾·伊萨克(Encik Yusof Bin Ishak)。他在 1910 年 8 月 12 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在 1970 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届时,他依旧担任着新加坡总统一职。在他逝世后的隔天,也就是 1970 年 11 月 24 日,其停放灵柩总统府,供政府官员和各国外交使节瞻仰,并在中午移到政府大厦,让人民瞻仰。也正是为了纪念他为新加坡做出的一切,才会将他的头像印在新币上。
他的一生不算长,但也可以说是有他自己的精彩。他喜欢运动,是一个全能的运动员,还代表莱佛士学院参加过很多体育活动,包括板球、曲棍球、游泳、水球、拳击,举重和篮球。此外,他还是杂志《Rafflesian》的联合编辑,可谓是“文武双全”。
尽管如此,他其实对法律更加感兴趣,但受限于他的家庭条件,他无法前往英国深造。于是他在校友阿萨古夫的邀请下,去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报社——Warta Malaya 工作。但他想象中的马来报纸应该是属于、管理于、专用于马来族的,所以最后他和在新加坡的 20 位马来族领导于 1938 年一起创立了 Utusan Melayu 报纸。可是好景不长,在报社成立后没多久,战乱也来到了新加坡,报社也随之关门,他就搬到了太平,过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
平静的生活持续到了 1945 年,马来半岛脱离了战争的阴影。尤索夫回到了新加坡,重办 Utusan Melayu。战后,新加坡的马来人也拥有了独立的政治意识。就在这个背景之下,尤索夫的 Utusan Melayu 在 1946 年支持并成立了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可是好景不长,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愿景和尤索夫的理念渐行渐远,机构也因此开始收购 Utusan Melayu 的股权,导致尤索夫对报社的话语权严重缩水。最后,尤索夫在 1959 年卖掉了他所有的股权并辞去了工作,继而接受李光耀先生的邀请,出任新加坡公共服务委员会的主席。在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正式独立,他也成为了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统。
在他成为总统之后,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在独立之初,人民对新加坡的发展没有信心。而他积极推广各项种族和谐活动,并致力于发展新加坡,让人民重拾对新加坡的信心。
除了将他的头像印在新币上之外,为了彰显他对新加坡做出的重大贡献,李光耀总理在 1966 年宣布,以尤索夫的名字创办 Yusof Ishak Secondary School(尤素夫依萨中学)。在将近 50 年后的 2015 年,教育部在这所位于武吉巴督的邻里中学,新设了全国第一个卓越教学与学习中心。而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新币,从 1999 年发行至今也已经有超过 20 年使用时间了。以小见大,从新币出发,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个别样的体验。
以上就是与新币相关的生活小知识科普,如果您对在新加坡生活有其他的疑问,那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给到更多的相关科普,帮助您在新加坡拥有更便捷的生活。
更多详情,请联系咨询:
电话: +65 9762 1726
微信: anjiasg_1
QQ: 3080573126
Telegram: sgleokwek
Whatsapp: 点击这里